买宋_第二百四十八章 科举制度的发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八章 科举制度的发展 (第3/3页)

殿试也要经过初试、复试、详定三级评定。

    考试程序的严密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使科举制的功能不仅限于选拔官吏,而是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

    这样一来,宋代科举制大大提高了官员队伍的文化素质。

    因此宋代有一大批学者型官员,如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洵、苏轼、沈括、黄庭坚、程颐、朱熹、陆九渊等。他们在政坛上有过重要影响,行政能力颇为不凡。

    而且学术上也有成就,著作流传至今;诗文亦属一流,书法各有千秋。

    宋代有一大批学者型的官员,在宋代各个领域有建树的人物,多半都有当官的履历。

    无论是精英还是整体,宋代官员的学术水平和文化素质既高于汉唐又超过明清。

    还有就是科举制造就了一支多达数百万人的读书人阶层。

    这是因为宋代科举制唯才学不论门第,而且获得功名后可直接出仕任官(前文说了,唐代有了科举出身还要经过吏部选拔才能任官)。

    这就为平民跻身社会上层真正的打开了通道。

    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除了新生,往年的落榜生还可以多次重考,而官员的位置则不能无限扩大,因此录取人数相对稳定,那么就有相当一批落榜生进入社会。

    这些文化人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在乡村开馆做启蒙教育,成为社会活动的组织者、文化的普及者。

    他们更贴近民众,对民众的思想和观念产生影响。

    包括宋代科举对教育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唐朝实行科举制,唐前期官学教育得到发展,唐后期私人讲学逐渐形成气候。

    宋代在科举制的刺激和鼓励下,公学和私学同时兴盛。

    北宋时,范仲淹、王安石两次改革大兴教育,宋徽宗时蔡京也推动过教育改革。

    宋朝前后三次大力办学,建学数量超过以往。

    据统计,中央官学之外,有州学234所,县学516所,私塾、乡学、义学类的启蒙学馆不计其数。

    1104年,宋朝学生人数多达20余万,一次科举报名人数经常达到三四十万。

    宋仁宗时期13榜状元,有12人出身平民。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宋代才真正成为现实,读书真能的改变命运。

    欧阳修、王安石都是贫寒子弟,得中进士后开始截然不同的人生。

    宋代的私人书院多数属于私办官助,是官私结合的教育体制。

    有些私人书院的影响胜过官办学校,据说白鹿书院学生总数有1万人,但不是因为学生参加科举考试的成功率。

    书院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品德高尚的人才,也没有严格的课程和考试,以自学、听讲、讨论为学习方式,管理人员很少。

    宋代科举制与宽松的政治环境造就了新型的士人阶层,他们关心国事、传播文化、普及教育、教化民众,活跃在社会各个方面,使宋代社会生活和文化事业异彩纷呈。

    也正是因此,宋朝又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这是学界的共识。

    宋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思想艺术的成就与其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不过正所谓有利也有弊,虽然文化事业繁荣昌盛,但这都是重文抑武带来的,由此可以建立了宋朝不同于汉唐、明清的初步印象。

    所以可以说,科举制形成在隋唐,成熟在宋朝,变化在明朝。

    而唐太宗那句“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不能视为科举制实行程度的证据,就像“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一样,只是形容的语句,不能作依据。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宋太祖赵匡胤的这两句话,算是为宋朝定了性,所以宋朝算是兴于文人之手,也亡于文人之手吧。

    毕竟是一个士大夫背着宋朝最后一个小皇帝跳海的,两者真的算是同生共死,有始有终了。

    ……

    ……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