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宋_第二百五十四章 科举中的武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四章 科举中的武举 (第3/3页)

相当于文化课考试。

    内场考试对大多数武人来说,比外场考试更难应付,所以考试办法不得不屡有变动。

    最初是考策、论文章,“策”相当于问答题,“论”是按试题写一篇议论文。

    顺治时定为策二篇、论二篇,题目选自四书和兵书。

    慷熙年间改为策一篇、论二篇。

    策题出自孙子》、吴子》、司马法》三部兵书,论题只从论语》、孟子》中出,考试难度有所降低。

    乾隆时又改为策一题、论一题,题目都选自武经七书》。

    到嘉庆年间,考虑到武人多不能文,所考策论多不合格,而不少外场成绩突出者又往往败于内场,于是干脆废除策论,改为按要求默写武经七书》中一段,通常只一百字左右。

    这样一味迁就,使内场考试的水平越来越低,最后差不多只是形式上的存在罢了。

    当时社会上歧视武人之风极盛,经此一改,武人更加被文士们看成粗鲁武夫,武举的社会地位大不比清代前期了。

    也正是因为文武分途不利于造就兼备人材的问题,所以清朝的康熙曾要求打破考试中的传统界限,允许文武生员举人交叉考试,武科举人可以改考文科进士,文科举人可以改考武科进士。

    这是由于康熙认为:“如此则各得展其所学,文武两途,皆得真才矣。”

    然而,整个清代,文武交叉考试者寥寥无几。

    文武各成畛域而壁垒森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文人不武,武人不文,文武兼长的人材也就越来越少。

    文武分途的考试制度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材,却很难造就出亦文亦武的博通人材,应该说这是科举制度的弊端之一,也是清朝中后期政坛上出将人相之人材日见匮乏的原因之一。

    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频繁的御侮战争中,早就显露出武举人材不能适应新的战争,除了长矛大刀与坚船利炮之间的差距外,更重要的还是基本素质和军事思想上的差距。

    然而,朝野上下株守陈规,武举考试竟一直被延续下去。

    光绪二十一年,荣禄首先提出废止武举考试,主张各省创设武备学堂,以西洋军事课程培养新式军人。

    遗憾的是,荣禄的倡议并没有得到大多数朝臣的响应,一拖几年,光绪二十四年照例举行武举会试——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武会试。

    不久,要求改革的呼声又一次响了起来,直到光绪二十七年,武举制度才终于被宣布废止。

    可惜这已经太晚了,仅仅十年后,大清帝国便宜告灭。

    当然,不管怎么说,武举还是有其特俗的历史地位的,毕竟也算是为武人打开了一条出路。

    像是古代科场的最高荣誉是“独占三元”。

    即一个人得了三个第一名:乡试第一解元,会试第一会元,殿试第一状元。

    大家知道的较多的,可能只有文举的连中三元,其实武举也有连中三元的说法,像是清朝武科得三元者只有一位,此人是清初浙江仁和的王玉。

    说来王玉不止是三元,而是独占“四元”。

    他本来是明朝崇祯十二年浙江武乡试的解元。

    入清以后,又参加新王朝的武举,获顺治八年武乡试解元,接着顺治九年武会试获会元,殿试又得状元,是名符其实的“连捷三元”。

    王玉体貌伟岸,武力绝伦,甚得顺治赏识,曾任天津镇总兵等职。

    包括后来的武状元马全,原名马琼,山西阳曲人,是一位性格耿直,武勇超群的英雄人物。

    乾隆十七年壬申,他考中一甲第三名进士,,授官福建游击。

    可是他因与同僚某人语言失欢,发生斗殴。

    某人敌不住马全,由衙门逃到城门外,马全骑马追到城濠的桥上,两人再次奋拳搏斗,后来竟一起落人城濠。

    因为这件事,他被参劾罢官,只好流落北京。

    过了几年,他改名马全,重新参加乾隆二十四年的武乡试,取得武举人资格。

    第二年参加武会试、殿试,居然以优异成绩获取一甲一名武状元。

    殿试外场的时候,乾隆认出了这位技勇出众新科状元马全,其实就是几年前的武探花马瑔。

    马全不胜惶恐,乾隆爱才心切,居然不咎既往,使马全重新获得为国效力的机会。

    后来,他参加了平定金川叛乱的战争,在木果木之役中,率部殿后,英勇殉职。

    马全的经历成为清代武科脍炙人口的佳话,也算是值得钦佩吧,大家觉得呢?

    ……

    ……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