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宋_第二百八十章 丰富多彩的吃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章 丰富多彩的吃食 (第3/3页)

、藕、甘蔗、葛、茨菰等。

    福州出产的果品有荔枝、龙眼、橄榄、柑桔、橙子、香橼子、杨梅、枇杷、甘蔗、蕉、枣、栗、葡萄、莲、鸡头、芰、樱、木瓜、瓜、柿、杏、石榴、梨、桃、李、林檎、胡桃、柰、杨桃、王坛子、茨菰、菩提果、新罗葛等。

    需要说明,宋朝时人们的果品概念还是与今人略有不同的,如藕、菱、莲之类,当时是作为果品的,可今人已不作为水果了,只是当做蔬菜。

    此外,宋朝时称为“果子”者,是指桔红膏、荔枝膏、二色灌香藕、糖豌豆、蜜儿、乌梅糖、薄荷蜜一类食品。

    而且宋代果品的地区差别比蔬菜更为显著。

    比如梨以北方为上,名品有语儿梨、凤栖梨、金凤梨等,“最佳者鹅梨,江南所产大不及”。

    葡萄传入中原後,为宋代珍果,以太原所产“名重天下”。

    荔枝是宋代最负盛名的水果,宋人认为,唐朝杨贵妃所嗜的四川荔枝,实际上是荔枝中的次品。

    荔枝中的极品是福建兴化军的陈紫。

    蔡襄的荔枝谱》例举了陈紫、红绿、方家红、游家紫等三十二个著名品种,都是福建沿海四郡所产。

    福州一地就有江家绿、绿核、圆丁香、虎皮、牛心等二十八个品种。

    荔枝“佳者莫如兴化,海南荔枝可比闽中,不及兴化矣”。

    “然广西诸郡富产圆眼”,圆眼即是龙眼,“大且多肉,远胜闽中”。

    在四川,“绿荔枝为戎州第一”,而王公权家的“绿荔枝酒亦为戎州第一”。

    一般说来,南方的果品自然比北方丰富。

    据宋人介绍,在广南出产的水果,尚有石栗、龙荔、木竹子、冬桃、罗望子、人面子、乌榄、方榄、椰子、蕉子、芽蕉子、红盐草果、波萝蜜等。

    此外宋朝时的果品也有各种加工技术。

    如有荔枝、圆眼、香莲、梨肉、枣圈、林檎旋之类乾果,蜜冬瓜鱼儿、雕花金桔、雕花枨子之类“雕花蜜煎”,香药木瓜、砌香樱桃、砌香葡萄之类“砌香咸酸”,荔枝甘露饼、珑缠桃条、酥胡桃、缠梨肉之类“珑缠果子”。

    荔枝谱》介绍荔枝的三种加工技术。

    一是红盐,“以盐梅卤浸佛桑花为红浆,投荔枝渍之。曝乾,色红而甘酸,三四年不虫”,“然绝无正味”。

    二是白晒,用“烈日乾之,以核坚为止,畜之瓮中,密封百日,谓之出汗”。

    三是蜜煎,“剥生荔枝,榨出其浆,然後蜜煮之”。

    宋代市民对水果的需求量非常大,食店里果子与饮食是平分秋色。

    市民就餐时,一般是先上正食,然后再上水果,就像我们今天的拼盘。

    水果既包括新鲜的水果,也包括晒制的干果子、香药果子等。

    水果的种类五花八门,水果贩子也很多。

    东京的夜市非常发达,即使在子夜时分,还依旧能够听到水果贩子的叫卖声。

    作为京城,东京汴梁的市民比其他小城市者有口福,可以吃到许多新的品种。

    如江西的金橘,本为南方水果,由于距离遥远、运输不便的原因,东京的市民一般很难见到。

    后来由于温成皇后的钟爱,江西金橘便在东京流行起来,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至于饮料的话,茶和酒是宋时最重要的饮料。

    由于赢利丰厚,一直归官府专卖。

    宋人的制茶和饮茶方式与今人不同。

    制茶分散茶和片茶两种,按宋人的说法:“唐造茶与今不同。今采茶者得芽,即蒸熟焙乾,唐则旋摘旋炒。”

    焙乾後,即成散茶,片茶又称饼茶或团茶。

    其方法是将蒸熟的茶叶榨去茶汁,然後将茶碾磨成粉末,放入茶模内,压制成形。

    后一种方法不免破坏茶的蘸有范,降低茶的养分,逐渐被後世所淘汰。

    然而在宋时,片茶却是茶之上品。

    有的片茶“以珍膏油其面”,又称腊茶或腊面茶。

    还须指出,“唐未有碾磨,止用臼”,宋时方大量推广碾磨制茶的技术。

    片茶中品位最高是福建路的建州和南剑州所产,“既蒸而研,编竹为格,置焙室中,最为精洁,他处不能造。有龙、凤、石乳、白乳之类十二等,以充岁贡及邦国之用”。

    在江南西路和荆湖南、北路的一些府、州、军,出产的片茶“有仙芝、玉津、先春、绿芽之类二十六等”,两浙路和宣州、江州、鼎州“又以上、中、下或第一至第五为号”。

    散茶出产於淮南、江南、荆湖等路,有龙溪、雨前、雨後等名品。

    四川茶的产量高於东南,但“蜀茶之细者,其品视南方已下,惟广汉之赵坡、合州之水南、峨眉之白牙、雅安之蒙顶,土人亦珍之”。

    蔡襄茶录》说:“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建安民间试茶皆不入香,恐夺其真。若烹点之际,又杂珍果香草,其夺益甚。”

    ……

    ……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