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宋_第三百二十六章 更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六章 更替 (第3/4页)

的情形,此时尽管符合承袭制度,但已经与控驭土酋并削弱其权力的初衷相悖,因此官员们往往会对各君长国之间的这种承袭习惯加以干预。

    还有就是汉人进入勾政权,因为在移民潮流的的背景下,黔西北“勾”政权的构成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像是嘉靖《贵州通志》云:彼至愚无知者反见变于夷,重以江右、川、湖贩商、流徙、罢役、逋逃多为奸诈,诱群酋而长其机智,而淳朴浸以散矣。

    这段简短的叙述颇值得玩味,中央王朝的渗透日渐深入,地方土酋必须经常同官府打交道,土司政权亟需通汉文、熟习内地礼仪的人才,许多失意的移(流)民亦乐于为土司效劳,谋求更好的发展。

    在士大夫们看来,这无异于“淳朴浸以散矣”,嘉靖年间的湖广、川、贵军务总督张岳称:

    又访得湖、川土官专一收留各处光棍无赖,成群潜往京城打听事情,或交通贿赂,或央求面分,或胜驾谤言,挟害上官,或扌儿传是非,诳惑愚民。

    张岳所说的虽是湖、川土司,但黔西北的情形亦与此相似。

    例如在抵制朝廷扩张,意图恢复贵竹长官司的行动中,陈恩、王嘉猷等汉人积极为贵州宣慰使安疆臣出谋划策,在京师营造了一张关系网络,连兵部尚书石星都被拉拢。

    除了“贩商”、“罢役”、“逋逃”、“光棍无赖”之流外,还有一些科场、宦海的失败者投奔夷地。

    例如何若海本系遵义府学廪膳生员,流落京师卖篆刻为生,曾蒙吏部咨送兵部授守备职衔,“用之不听,雄心落魄”,后见辽事孔亟,便赴各衙门条陈对策,未被采用。

    恰逢毗邻水西的扯勒部君长、永宁宣抚使奢崇明遣使进京,于是何若海便投奔永宁,参与策划反明,被永宁、水西、乌撒、乌蒙、东川、芒部六司、府共封为丞相,权倾一时。

    文献上一般笼统地将为土司所用的汉人称为汉目、汉把,这使我们通常难以得知他们在土司政权中的任职情况,不过关于黔西北的著名汉目陈恩、陈其愚父子的记载保留尚多,足资参考。

    明代官员江东之、刘锡玄、杨寅秋等人的奏疏、谕帖、书信中曾多次提到陈恩、陈其愚以及他们在水西政权中的重要影响。

    民国《大定县志》载有陈恩墓碑的部份碑文,今人余宏模等又实地踏勘了陈恩及其父母的墓地,抄录了不少碑文、墓志。

    综合这些材料可知,陈恩字槐亭,号无为道人,颇通文墨,来自闽浙一带,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卒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其母吴氏、父陈文彬的墓碑分别立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和万历三十九年(1611),可见其父母或已定居水西。

    至迟在万历二十年(1592),陈恩已在水西勾政权中担任要职,与三省总督李化龙、贵州巡抚郭子章等地方大员都有诗文往来。

    其墓在大方城东三十里之凰山下,墓碑云:“罗甸国更苴总理、两班墓魁扯事、槐亭陈公之墓。”

    墓志铭又称:“三聘仍出任慕魁辅事,辛亥以功德齿三尊。”

    官至“更苴”、“慕魁”,权势之重可见一斑,墓联中“伊周得意笑谈李杜”一句亦反映墓主当年叱咤风云的豪情。

    恩子陈其愚,明末奢安之变时,曾设计重创孤军深入的朝廷军队,杀死了贵州巡抚王三善。

    到明代后期,勾政权中的汉把似乎越来越多,势力也越来越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黔西北政局。

    像是前文已提到何若海参与策划反明,朱燮元在分析奢安之变时亦云:

    查酋之造叛,实系安邦彦(水西君长安位的叔父)父子首倡而莫德主谋,汉夷各目,迫于威胁,不得不从。

    贵州提学佥事刘锡玄在谕安位的帖中亦称:

    尔年甚小,便受国恩。非常遭际,乃被叛逆安邦彦及汉把夷目欺尔孤寡,送尔及尔母奢社辉之命,公然谋反,兵围省城,大逆不道。

    到了崇祯年间安位去世后,汉把们更是怂恿诸土目向明廷献土献印,明廷借机“裂土众建”,如《朱少师奏疏钞》对此有详细叙述:

    一汉把加衔副总刘光祚自安邦彦授首,诸夷目愈肆忿恨,谋动干戈。

    光祚独排众论,谕安位听抚,及位死而众目争继,光祚力主安良辅献印,忠顺之心,百折不回,其功甚伟,应荫指挥使,以风夷汉。

    一汉把陈国是、李时芳、陈国基、杨启祥、周廷鉴、李奇芳,以上六名。

    安良辅与安陇璧互争,众皆分左右袒,独六人坚持一心,怂恿献印,招夷万众,应荫土百户。

    汉把杨启运、刘显祚、杨起凤、胡珽、陈万选、陈国本、黄朝凤、周士顺、吴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