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里戏外_闲话样板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闲话样板戏 (第2/3页)

赛什么的,三来二去地就都会唱了,对白什么的也背过了。那时的广播电台对样板戏的宣传确实就是大容量、高密度的,永远都在播,这个台不播那个台播。岛上的部队每班都配有一台半导体,质量不错,是牡丹牌,由班长掌管着。有时深夜他还放在枕边听,吴班副说他还有别的错误但不说,估计就是指这件事儿,他怀疑班长深夜是在听美国之音。

    岛上的战士,因与大陆联系不便,报纸也只能看一个月以前的,大都孤陋寡闻,你说个很久以前的笑话他们也觉得新鲜,比方说,我告诉他们有一个剧团演《智取威虎山》时,杨子荣与座山雕第一次见面,在说过“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之后,座山雕问:“脸红什么?”杨子荣该说“精神焕发”的,但一时忘了词儿,遂将下边的一句提前说了:“防冷涂的蜡!”待座山雕再问“怎么又黄了”的时候,他就说“又涂了一层蜡”……那帮小子即笑得嘎嘎的。

    我说,还有一个地区文工团演《智取威虎山》,杨子荣打虎上山之后,在威虎厅跟座山雕较劲,比着打吊灯,三爷一枪击灭了一盏,杨子荣该击灭两盏的。但道具整错了,三爷上来就击灭了两盏灯,众匪徒叫道,好,好,一枪打俩!道具始才意识到整错了,这可咋办?英雄人物可不能输给反革命匪首,待杨子荣把臂一甩,遂把总电闸给关了,众匪徒也不含糊,在那里齐声咋呼,好哇,一枪把保险丝打断了……那帮小子仍笑得了不得。

    我们还会用样板戏的唱段寄托与抒发某种感情或情绪。那一段,我若发现吴班副在那里唱:“万里长江波浪宽,我家红灯有人传,倘若你能回家转,还清账目我无遗憾——”我差不多就会寻思,他是在抒发离队之前的心情或勾画回家之后的谱气定了。他家里很困难,欠着外债,有需要他回去还清账目的具体问题。我所在部队的副司令员也喜欢这么办,据他的警卫员说,他散步的时候若唱:“杨子荣有条件把这副担子挑,他出身雇农本质好,从小在生死线上受煎熬……”绝对就是刚研究完了干部问题,而他所提名的某同志被通过了;他若在那里翻来覆去地哼“我是一个兵,来自百姓,打败了日本狗强盗,消灭了蒋匪军”,就是他的意见或建议被否决了。

    二

    有那么一段,还大兴普及样板戏折子戏,朋友们还有印象吗?嗯,我就是那时改拉二胡为京胡的。像我这种先前对京戏没什么基础,仅靠谱子拉京胡的,绝对拉不出味道来,甚至还不如那些不识谱的野路子拉得好听、地道;再加上小号、手风琴什么的一掺和,就更没有京戏味儿了——我们后来知道那只能算是京剧歌。好在当时都那么整,并不在乎什么流派及韵味儿之类,也就凑合着干了。我所在的政治部学演的是《智取威虎山》“深山问苦”一场,因为戏词都会背,排戏的时候就主要是动作与互相配合的问题了。

    该场里面有一个细节是这样,待猎户老常说一句“八年了,别提它了!”小常宝喊一声“爹——”之后,须扑到老常的怀里作恸哭状。扮演小常宝的女战士往往不好意思,跑到老常跟前即蹲那里了……噢,这个细节多年之后我也写过一篇小说哩,叫作《错误集锦五题》之一题。

    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

    每排练至此,他二位总相距尺把有余,表情亦不对,各自将脸扭至一边,如吵架怄气一般。某日政治部主任亲临现场指导,见他二位排练至此又离了尺把远,遂说道,排演革命样板戏乃政治任务,光荣而艰巨,不可马虎从事,须情真意切,一丝不苟,你二位假模假式,相距二尺有余,像何话,吵架乎?

    小常宝乃嘟哝道,又不是正式演出,何必太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