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金版-心理学常识1000问_拓展篇 第二十六章 心理测量与测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拓展篇 第二十六章 心理测量与测试 (第1/3页)

    拓展篇第二十六章心理测量与测试

    现代化发展的今天,这个超理性的时代,任何一个工作机会,都被要求参加考试。

    从应聘服务员、播音员、心理咨询师、工程师、记者、公务员等等。

    因为我们信任数字胜于经验。

    但在古代简单的社会,你从一个学徒工到一个熟练的工匠,你自然而然地成为大家信任的对像,因为一个铁匠之所以是铁匠,因为他就是铁匠。

    但是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发展,随着工作领域的细分与分化,为了证明你的工作实力,你需要用2b铅笔添写机读答案,再被人评测你是否合适这个工作。

    如果你生长的美国,那么也许你的实力或者潜力在你进入社会,去人才市场前就已经被测量过了。

    因为那里有很多的学校和老师在你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给你测过智商了。

    心理测量作为一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始源于欧洲,并于20世纪传入中国,引起我国心理学家和临床工作者的关注。

    因为无论是进行临床诊断还是判定疗效,或是进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都必须以心理测量为基础。

    什么是心理测量?

    据《心理学与生活》的定义,心理测量(psychologicalassessment)是用来检测人们的能力,行为和个性特质的特殊的测验程序。

    心理测量通常是指对个体差异的测量,因为多数测量都是确定在某一特定维度上,某人与其他人如何不同或相似。

    简单地说,依据心理学的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对人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的量化分析的科学办法。

    或者说就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方法用数字的量对测量事物的属性加以确定。

    形像地说,就是用什么尺子来测量心理,以确定什么状态。

    心理测量要具备什么要素?

    参照点。

    要确定一个事物的量,需要有个计算的起点,这个起点就是参照点。

    参照点有两种,一种是绝对零点,如测量长度、轻重等;另一种是人定的参照点,例如海拔高度,就是以海平面为测量陆地高度的参照点。

    单位。

    没有测量单位也就无法测量。

    同时,一个好的测量单位须有两个条件,一是有确定的意义,不能出现不同人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另外要有相同的价值,就是相邻的两个单位问的差别是相等的。

    但是,心理测量的单位不够完善,有时没有等距的要求。

    例如,人的智力的发展,4岁与5岁之间的智龄差别,显然比14岁与15岁之间的差别要大。

    心理测量有什么性质?

    间接性。

    虽然科学很发达,但是我们依旧无法直接测量人的心理活动。

    只是通过测量人的外在行为,看他表现在测量的反应上来推论他的心理活动。

    例如,一个人喜欢给人拍摄相片,喜欢看摄影方面的杂志,我们可以推论此人有摄影兴趣的爱好。

    相对性。

    例如,人的行为没有绝对的标准,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所以测量是看每个人在这个序列上处于什么位置。

    例如由测得一个人的智力的高低等。

    客观性。

    测量工具的标准化,使得测量结果的客观性。

    其中测量工具的标准化要求有三点:测量的项目与施测里的环境的标准化、评分与计分的原则的标准化、分数转换与解释的标准化。

    心理测验的分类有哪些?

    按测验的功能来分,可以分为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和人格测验。

    智力测验的功能是测量人的一般智力水平;特殊能力测验的功能是测量个人的特殊的潜在能力,例如音乐,绘画等;人格测验是测验性格、气质、动机、品德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可分为文字测和操作测验。

    前者通过文字材料来实施测验,操作测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